对于独居老人而言,安全是最重要的因素。南京张女士的母亲住在东井一村小区,多年前,母亲家门口有一棵大树。如今大树已被砍去,徒留一个树根。看似只是一个小小的凸起,却给张女士的母亲造成巨大不便。
树根位于东井一村93栋2号楼,正巧长在张女士母亲家门前的围墙内。张女士表示,这里是原南京734厂分配的房子,在十多年的生长中,树木长高长粗,周边的砖头也被顶起,凹凸不平。
按照张女士的说法,曾经有人来处理过树木,当时锯树的人承诺会清理树根,但多年过去一直没有下文。张女士家门前的围墙内有两处这样的树根,安全隐患一直存在,年近九十的独居母亲也曾被树根绊倒摔伤。
(资料图片)
在张女士周边邻居的院内,同样也能看到凸起的树根。近两年,张女士多次向734厂和小区所在社区反映,希望树根能早日被处理。
在张女士看来,种树锯树、建围墙都是原南京734厂的行为,厂里理应平整地面,消除安全隐患。而且在东井一村小区内,就有原734厂的一处办公点。办公点的退休办工作人员表示,目前只负责管理承租房,其余问题一概不管。
随后,零距离记者来到了事发地所属的东井亭社区。社区一位副主任张莹表示,张女士曾提出过自费500元,再由社区和734厂出资一部分,共同解决树根问题,社区也联系过小区物业和施工队,可都由于费用问题最终搁浅。
按照小区内的维保人员的说法,五百元的数额不够,虽然地面上只是一个树根,但想要彻底挖出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和时间。
而社区方面认为,东井一村、东井二村共计六十栋左右的居民楼,产权仍在原南京734厂,对方“三供一业”移交流程没走完,只是将300万的维修基金移交到南京市维修基金办公室,理应由厂里向上申请,动用维修基金消除树根隐患。
张莹副主任表示,街道和社区此前多次和734厂沟通,并且当面给市维修基金办公室打过电话,对方也给出明确回复,因为“三供一业”流程未走完,动用维修基金必须“谁交钱谁申请”。
随后,零距离记者和张莹副主任一起,再次前往东井一村小区内原734厂办公点。沟通现场,张莹副主任和原南京734厂退休办工作人员电话联系,电话中对方表示,向南京市维修基金办公室移交的是400多万的房屋维修基金。树虽然是厂里栽的,但厂早已不在,产权自然不在厂里,处理树根的问题无法管。
多方僵持不下而隐患又始终存在,当被问及社区是否可以将此事列入“为民办实事”项目时,张莹副主任表示,为民办实事资金一年大约有9000元左右的额度,并且要到2024年才计划上报,这部分费用大多用于公共区域,树根的位置比较尴尬。对于是否能够列入“为民办实事”项目,还需要继续向上级请示。